資源於能源大轉型主題中的關鍵作用
要提高至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可能性,越見明顯的是天然資源企業為解決方案的關鍵一環,而非問題所在。
對能源轉型作出反思
「氣候變化是決定我們這個時代特點的問題,而我們正處於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聯合國
對於一個以外交辭令見稱的組織來說,此番言辭真可謂強而有力。然而,從這句聲明以及2022年11月於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得出的主要結論是,《巴黎協定》設定的攝氏1.5度目標將日益難以實現。事實上,儘管環球各國都已作出各種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但我們目前依然循著至205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1.8至2.7度這個方向發展(圖一)。這就促使我們對能源轉型作出反思,包括我們要對興建必要基礎建設所需原材料所面對的限制有更深層的認識,以及越來越有必要仔細斟酌全球對能源穩定的需求。
圖一:預計至2050年全球氣溫升幅將超過攝氏1.5度
資料來源:氣候行動追蹤指標(Climate Action Tracker)。截至2022年11月。
眾所周知,為了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且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攝氏1.5度之內,我們需要將目前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為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結構;其中包括靜態能源及動態能源。這將需要對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產能進行大量投資,以滿足日後清潔能源的載荷。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將需要開採及加工較過去30年明顯要多的原材料,包括銅、鋁、鎳、鉑族金屬及稀土(通常被稱為「綠色金屬」)。然而,此次轉型將對傳統建築材料(例如鋼鐵及水泥)產生的影響卻鮮為人知。另外,推動能源轉型所需的能源消耗量亦不容忽視,甚至可以說更具爭議性。根據我們的預測,或許會有些出乎意料,天然氣及石油仍將是關鍵的組成部份。